宏觀數據
12月14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1年12月14日05:52 來源:西本資訊
國際動態
1、李克強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3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視頻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李克強指出,世行是推動全球發展事業的重要多邊機構,中國與世行的關系持續健康發展。我們愿同世行在資金、知識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主義和全球發展事業。中國支持國際開發協會第20期增資談判,將更好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新華社)
2、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強調,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防范化解外匯領域重大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引導市場主體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推動企業更廣泛使用匯率避險工具。
3、世界銀行:全球(各大央行)必須調整貨幣政策
世界銀行:全球(各大央行)必須調整貨幣政策,以幫助小型公司,并刺激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大肆購買債券乃“通脹的根源”,美國物流瓶頸問題中所暴露出來的技術熟練工短缺也推高了通脹。通脹壓力似乎會延續至2022年,甚至將在更長時期內存在。
4、七國集團財長承諾要解決供應鏈問題并避免未來重演
七國集團財長承諾加強合作,以解決造成商品短缺和通脹飆升的全球供應鏈問題。由于運輸問題導致供應中斷,零部件制成品短缺以及疫情造成能源價格上漲,全球消費者價格都在飆升。美國通脹率已觸及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歐元區通脹率達到了創紀錄的4.9%。在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最后公報中,輪值主席國英國的財政大臣Rishi Sunak表示,將著眼于預測并避免未來的供應緊張。
5、美聯儲可能上演歷史罕見鷹派轉變
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官員本周將加快收縮購債步伐,并發出2022年加息的信號,在1980年代以來最強通脹面前上演歷史性的政策轉變。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計,美聯儲周三結束兩天政策會議后發布的季度預測將顯示,18位官員的中值預測是明年加息兩次。
6、紐約聯儲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升至6%的新高
紐約聯儲最新消費者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升至6%的新高。調查還顯示,三年通脹預期自6月以來首次下降,達到4%,主要是受到無大學學歷受訪者的預期推動。然而,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通脹的不確定性水平都在上升,并且都達到了歷史新高。這一結果凸顯出近期令美聯儲和大多數經濟學家感到意外的通脹飆升的不可預測性。美聯儲可能在接下來的政策會議上宣布加快減碼。
7、馬來西亞國會通過該國史上最大規模財政預算案
當地時間12月13日,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三讀通過該國2022年國家財政預算案。馬來西亞2022年財政預算案總規模為3321億林吉特(約合5314億元人民幣),是有史以來該國最大規模的財政預算案。預算案中有2335億林吉特用于行政開銷;756億林吉特用于社會發展開銷;另有230億林吉特用于新冠肺炎基金。
8、加拿大央行重申2%通脹目標
加拿大央行將在未來五年維持2%的通脹目標,但允許小幅超過目標以支持可持續的就業最大化。在周一與加拿大政府聯合發布的聲明中,加拿大央行增加了一項新要求,即必要情況下,官員將使用1%-3%的控制區間來“繼續”支持就業水平,但同時強調以通脹目標為首要。
9、土耳其里拉貶值再創新低
土耳其貨幣里拉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4.6,再創新低。今年以來,里拉已累計貶值近50%。過去兩周,土耳其央行曾經3次干預外匯市場,出售美元,里拉對美元匯率基本維持在14以下。當地時間12月16日,土耳其央行將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外界預測土耳其央行將繼續宣布降息。
10、巴西經濟學家預測巴西2021年GDP增長4.65%
巴西經濟學家預測巴西2021年GDP增長4.65%,此前預測增長4.71%;預測2022年GDP增長0.5%,此前預測增長0.51%。
11、高盛對美國加息預期再次提前
早在11月底,高盛將美聯儲的首次加息預期從7月提早至6月,在那不久之后,多家投行都追隨高盛的腳步,押注美聯儲將在明年多次加息,或是加快緊縮步伐。而摩根士丹利當時仍堅持自己的看法,繼續預測美聯儲在2022年不會加息。
12、調查顯示英國三分之一小企業擬裁員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英國三分之一的小企業計劃在未來六個月進行裁員,在倫敦地區的小企業中,這一比例升至42%。這些小企業考慮中的平均裁員比率達45%。49%的受訪企業還表示,他們在未來六個月內將被迫提高價格,而英國的供應鏈崩潰被認為是主要原因,這將進一步增加通脹壓力。
13、全球空運成本飆升至歷史新高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全球關鍵航空貨運航線的運輸價格幾乎翻了一番。上周,從上海到北美的空運價格首次達到每公斤14美元,高于8月底的8美元,也高于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創下的12美元的歷史記錄。
14、日本大型制造業企業信心指數與上季持平
日本央行13日公布的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日銀短觀)結果顯示,今年第四季度,日本大型制造業企業信心指數在連續5個季度回升后與上季持平。數據顯示,受供應鏈受阻、能源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和成本繼續承壓,大型制造業企業信心指數保持在上季的18點。全部16個制造業行業中6個行業信心指數回升,8個行業下滑;汽車行業信心指數由上季的負7點降至負8點。
15、歐佩克月報:上調明年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歐佩克周一表示,奧密克戎變體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各國政府和企業現在已經適應且能夠更好地應對新冠疫情。歐佩克將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上調111萬桶/日,至9913萬桶/日; 將2022年全球需求預期上調20萬桶/日,至2880萬桶/日。
16、美股周一尾盤繼續下滑
美聯儲會議召開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對經濟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謹慎觀望。道指跌247.12點,或0.69%,報35723.87點;納指跌147.07點,或0.94%,報15483.53點;標普500指數跌28.96點,或0.61%,報4683.06點。
17、原油期貨價格周一小幅收跌
交易員繼續關注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對全球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的影響。繼周五上漲1%之后,周一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8美分,跌幅0.5%,收于每桶71.29美元。
18、黃金期貨周一收漲0.2%
黃金期貨價格周一攀升并創三周來的最高收盤價。但在美聯儲本周會議之前,金價保持在窄幅交易區間。美聯儲會議結果可能決定貴金屬市場的看漲或看跌勢頭。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黃金期貨價格上漲3.50美元,漲幅0.2%,收于每盎司1788.30美元,創11月22日以來最活躍合約的最高收盤價。3月白銀期貨價格上漲13美分,漲幅0.6%,收于每盎司22.328美元。
19、股市及外匯行情一覽表
國內財經
1、李克強: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3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視頻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李克強表示,前不久舉行的第六次“1+6”圓桌對話會坦誠而富有成效。我們剛剛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明年經濟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新的下行壓力,我們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我們既要堅定信心,也會正視困難,采取有力措施應對困難。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繼續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實施宏觀政策,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采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加大對量大面廣、支撐大量就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我們有能力實現全年主要目標任務。(新華社)
2、國家發改委: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家發改委: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在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暢通經濟循環上下更大功夫,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通各種“卡點”“堵點”,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著力破除產業鏈突出瓶頸制約,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3、國家發改委: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近日在京召開。會議強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著力破除產業鏈突出瓶頸制約,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充分挖掘國內需求潛力,以品牌建設引領消費升級,推動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交通、物流、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項目建設。
4、2022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已下達
從多位地方財政、地方債承銷行人士處了解到,日前財政部已向省級財政部門下達了2022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此外,提前批一般債額度也一并下達。目前記者尚未確認提前批額度。按照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2022年可提前下達的專項債最高額度為2.19萬億。
5、工信部:全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
會議要求,要突出工業穩增長,聚焦制約工業經濟循環和產業鏈暢通的難點堵點問題,更加注重做好政策精細設計和銜接協調,抓好“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啟動實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減負紓困力度,全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保持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筑牢經濟“壓艙石”。要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緊緊扭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轉型和信息通信服務供給能力提升等重點工作。要注重防范化解風險,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變化,做好風險預見預判預案,保障原材料等重要物資供應,做好無線電安全、網絡安全等保障任務。
6、人民日報評論員: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宏觀政策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微觀政策上,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契約精神。結構政策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7、經參頭版:精準滴灌重點領域,貨幣政策將加力穩增長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穩健貨幣政策將加大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靈活適度和結構性特征也將更加凸顯。與此同時,碳減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明年將擔當重要角色,以引導信貸資源向能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域傾斜。
8、明年國企改革決戰收官
展望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國資委黨委12月11日召開擴大會議部署,要研究出臺有利于中央企業穩增長的政策舉措,并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確保在黨的二十大前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更大激發企業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業內專家指出,未來自然壟斷行業市場準入有望進一步放開,混改也將加速落地。
9、《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1-20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相關成員在報告中認為,2021年,中國住房市場經歷從分化升溫到熱度下降的運行過程。時間上,住房市場從上半年的普遍過熱轉向下半年的普遍降溫。全國平均住房價格增幅先快速上升后逐步回落。其中,1-2月份大幅上漲至11228元/平方米,同比漲幅達到16.8%,在此之后住房價格漲幅逐月回落。截至2021年10月,全國房價平均為1051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5.28%。房地產投資經歷從驟升到回落企穩的變動過程。住房開發投資累計值同比增長率在2021年2月達到41.9%的高峰,此后逐步回落,2021年1-10月同比增速為9.3%,回歸至正常水平。
10、個人住房貸款、開發貸雙雙同比多增
1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1萬億元,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多增532億元。另據監管部門和多家銀行透露,11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同比多增2000多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100多億元,開發貸款同比多增900多億元。
11、深圳部分中小銀行下調房貸利率
從多個渠道了解到,上周開始深圳部分銀行開始下調房貸利率,目前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可至4.95%,二套房貸利率最低可至5.25%。此前,深圳市場首套房、二套房主流的按揭貸款利率為5.1%和5.6%。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小銀行價格降幅比較大,建行等傳統大行價格暫未有松動。
證券期貨
1、北向資金連續9個交易日凈買入
13日午后指數出現分化,上證50等大指數震蕩回落,上證指數3700點整數關口得而復失,創業板等小指數震蕩走強。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較上個交易日放大348億,市場今日早盤明顯放量。截止收盤,滬指漲0.4%,深成指漲0.67%,創業板指漲0.87%。北向資金今日全天凈買入53.6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9.6億,深股通凈買入14.06億,北向資金連續第9個交易日凈買入。
2、證監會: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
證監會表示,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一方面,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繼續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科技和產業循環方面的重要功能,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加強對資本的規范引導,對特定敏感領域融資并購活動從嚴監管,與相關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制度機制、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
3、證監會:引導資金加大對科創、制造業、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會議強調,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債融資,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堅持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建設好創業板,扎實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抓實抓細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平穩運行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引導資金加大對科創、制造業、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更好發揮商品期貨市場積極作用,助力保供穩價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4、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前11月日均成交額達1210億元
據港交所12月13日消息,滬深港通今年至今交易活躍,截至十一月,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額達1210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漲33%;南向港股通今年日均成交額達429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上漲79%。單月表現方面,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十一月成交總額達2.35萬億人民幣,較十月增加43%;南向港股通成交總額達5,896億港元,較十月增加48%。
5、穩增長預期強化 機構聚焦A股跨年行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順利召開,會議釋放出的“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信號。機構觀點認為,近段時間多個重磅會議的召開使得穩增長預期得到進一步強化,有望成為A股演繹“跨年行情”的驅動力。國內消費需求加速修復,傳統行業發展預期由落到穩,估值和情緒將進一步修復,而科技、制造業升級,雙碳主線也將更加明確。
6、私募基金成立數量突破3萬只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來私募基金成立數量達到30035只,歷史性地突破3萬只大關。與此同時,資產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私募基金也突破100家。從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數量看,高毅資產的產品備案數量逼近1000只,靈均、明汯、九坤、淡水泉等公司旗下的備案產品數量也高達五六百只。
7、全國碳市場運行滿100個交易日
2021年12月13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的第100個交易日,全國碳市場自7月16日啟動交易以來,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價格在一定范圍內波動。隨著履約期限臨近,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截至12月13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8494.82萬噸,連續12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額超1億元,累計成交額突破30億元大關,達到35.14億元。
8、大商所將新增5個品種非標倉單業務
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公告,將于12月15日起新增玉米、黃大豆1號、豆油、雞蛋、乙二醇品種非標倉單業務,進一步擴大非標倉單業務的品種覆蓋范圍。
9、大商所增加焦煤、焦炭指定交割倉庫存貨地點
大商所發布關于增加焦煤、焦炭指定交割倉庫存貨地點的公告。經研究決定:增加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呂梁孝龍煤炭綜合物流園區(有限公司)為中鋁內蒙古國貿有限公司的焦煤、焦炭指定交割倉庫存貨地點。上述事項自即日起生效。
10、橋水成國內首家規模破百億外資私募
從中基協官網獲悉,截至目前,橋水(中國)投資管理規模區間已達100億元以上。這是國內首家管理規模突破百億的外資獨資私募。橋水基金目前全球管理規模達到1萬億人民幣,掌門人瑞?達利歐和橋水的全天候策略廣為市場熟知,數天前,橋水新產品發售,起步200萬,募資80億元左右。
1、國家發改委:做好煤炭、電力、天然氣等供應保障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近日在京召開。會議強調,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做好煤炭、電力、天然氣等供應保障。加強精細化用能管理,確保民生和公共用能需求,推動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重點行業企業有序實施改造升級,推動全社會加強節約用電用能。先立后破有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繼續發揮傳統能源特別是煤炭、煤電的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2、國家能源集團晉陜蒙核心區出區煤炭調運量再創新高
12月1日-10日,國家能源集團晉陜蒙核心區出區煤炭日均調運量261.6列,110.4萬噸。在11月份創新高的基礎上,日均再增加8.9萬噸、增幅8.7%,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增加23.1萬噸,增長26.4%。12月4日、5日、6日日裝車量連續刷新最高紀錄。
3、山西4家省屬企業煤炭保供任務已完成2243.63萬噸
山西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按照保供協議,山西晉能控股集團保供廣西、江蘇、吉林、安徽、上海、浙江6個省、區、市,焦煤集團保供河南,華陽新材料集團保供海南,潞安化工集團保供山東。截至12月8日,4戶省屬國企保供任務已完成2243.63萬噸。
4、山西新能源發電裝機大幅增長
截至11月底,全省發電裝機達11232.96萬千瓦,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裝機3482.30萬千瓦,同比增長27.40%,占比31%。今年,省電力公司持續加大外送電力度,1月至11月,山西外送電量完成1107.55億千瓦時,其中,省電力公司累計完成456.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7%。
5、山東省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2021年12月底前,轉移退出煉鋼產能465萬噸、煉鐵產能507萬噸;完成炭化室高度小于5.5米焦爐淘汰,壓減焦化產能180萬噸;壓減粗鋼產量344萬噸;實施“以鋼定焦”“以煤定產”,全省焦炭年產量控制在3200萬噸。
6、二連浩特公路口岸開放
據蒙古IKON網近日報道,蒙古國政府副總理新聞辦通報稱,扎門烏德/二連浩特公路口岸已開始通關貨物。通報稱,針對二連浩特公路口岸的進出口活動,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中方決定采取在雙方司機不接觸的情況下,通過交換集裝箱的方式進行。隨著相關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從2021年12月11日開始,中國二連浩特公路口岸運輸工作正式啟動。
7、寶武特冶、中鋼5G等項目落戶馬鞍山市雨山區
12月10日上午,馬鞍山市舉行2021年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寶武特冶、中鋼5G、邁拓智能等3個總投資46.2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正式簽約落地雨山區。本次集中簽約的三個重大產業項目,涵蓋了智能制造、5G通訊、新材料等關鍵行業、重點領域,項目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將為馬鞍山市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發展活力、延伸補強產業鏈奠定堅實基礎。
8、巴西2021年鋼材表觀消費量預計增長24%至2670萬噸
根據巴西鋼鐵協會最近發布的初步數據,2021年巴西粗鋼產量預計將同比增長14.7%,達到3600萬噸;預計2021年該國鋼材國內銷量為2280萬噸,比2020年增長17%;表觀消費量預計將同比增長24.3%至2670萬噸;預計成品鋼材進口量將同比增長96.9%至388萬噸,而出口量可能將同比下降4.3%。
9、BDI指數跌至逾一周低點
波羅的海整體干散貨運價指數下降56點或1.7%,至3216點,為12月3日以來新低。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下跌109點或2.3%,至4718點。海岬型船日均獲利下跌908美元,至39127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下跌73點或2.4%,至近兩周來最低的2995點。巴拿馬型船日均獲利下降658美元,至26952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上漲1點至2552點,為11月4日以來最高。
10、黑色系夜盤期貨全線收漲
黑色系夜盤期貨全線收漲,焦煤漲4.68%,焦炭漲2.84%,鐵礦石漲2.29%,熱軋卷板漲1.68%,螺紋鋼漲1.63%,動力煤漲0.68%。國際銅夜盤收跌0.67%,滬銅收跌0.66%,滬鋁收漲2.01%,滬鋅收跌0.32%,滬鉛收漲0.19%,滬鎳收跌0.88%,滬錫收漲0.59%。不銹鋼夜盤收漲1.78%。上期所原油期貨2201合約夜盤收漲0.02%,報368.84元人民幣/桶。滬金夜盤收漲0.27%,滬銀收漲1.41%。
11、全球商品價格走勢一覽表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porccatering.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1-12-1431省份11月CPI揭曉
· 2021-12-13國家發改委: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 2021-12-13工信部:全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
· 2021-12-132022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已下達
· 2021-12-13央行13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 2021-12-1311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發布
· 2021-12-1312月13日行業要聞早餐
· 2021-12-10江蘇省13市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
新聞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總排行
1
穩需求政策密集落地
2
央行:MLF利率下調0.10%
3
[1月17日滬市前瞻]橫盤整理
4
祝保良:2022年經濟運行呈現前低后平態勢
5
《新華財經》報道12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
6
《騰訊網》 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
7
需求下滑 鋼材社會庫存走高
8
[1月17日滬市早報]主流持平
9
1月17日新干線要聞早餐